本年7月份,杭州滨江警方查到了一批涉嫌电信网络欺诈的实名制手机卡,却呈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这些号码的持有者底子就不是骗子!
快递员上门为客户送手机卡时“作案”
借机屡次人脸辨认,注册多张手机卡
高价卖给了违法分子
01
就拿其间一个手机号的注册者小萱(化名)来说,她在滨江某科技公司上班,无前科,有安稳的合理作业,彻底和电信欺诈扯不上任何关系。
那小萱为什么会成为电信网络欺诈的“爪牙”呢?民警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请小萱到派出所来,细心问询中心究竟有哪些“玄机”。
小萱说,接到警方电话之后,她“吓都吓死了”,赶忙去运营商网点进行事务查询。作业人员告诉她,名下的确登记取两个生疏的手机号码,“关键是这两个号码我从来没有处理过,更没有用过,我就一只手机,哪里需求这么多号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民警黄丹青让她细心回想,究竟此前有没有与手机卡相关的古怪遭受?
她想了想,还真有。据小萱回想,她曾在6月份,在网上请求了一张性价比不错的手机卡。两三天后,有快递员与她联络,说会上门送卡,让小萱准备好身份证。
之后,快递员上门了,还将小萱的身份证放在开卡器上刷了一下,接着,用自己的作业手机打开了一个体系,对小萱进行了人脸辨认。 ;
“我记住快递员说要先收集我的信息,手机卡第二天才干给她送过来。”
第二天,快递员给小萱送手机卡的时分,和昨日重复了相同的流程,而且以人脸辨认一直不成功的理由,让小萱进行差不多5、6次的人脸辨认,其时小萱仅仅有些古怪,并没有觉得反常。
02
另一位家住滨江的迟先生也是相同的状况,对自己名下忽然多出两个生疏的手机号码毫不知情,而他的阅历简直和小萱如出一辙:快递员说忘掉把手机卡带过来了,明日再送过来。第二天,快递员又让迟先生走了相同的流程,并先后7、8次对他进行了人脸辨认,迟先生虽感觉有些异常,但并未太介意。
小萱和迟先生未想到的是,就在重复的过程中,快递员还乘机注册了多张手机卡,并高价卖给了违法分子,而这些手机号码,最终被用于电信网络欺诈。
网上有人出300元向他买电话卡
快递小哥用事务之便给客户偷办卡
不合法获利一万余元
把握了这个重要信息后,警方迅速行动,将这名涉嫌偷办手机卡贩卖给电信网络欺诈分子的快递员徐某成功捕获。
警方介绍,这名违法嫌疑人此前为某快递公司员工,担任手机实体卡的配送及上门激活事务。
据徐某告知,2021年末,他在谈天软件上知道一男人,起先该男人说要在徐某这儿办电话卡。本年4、5月份,该男人忽然说,要以每张300元的价格向他购买电话卡。
所以,徐某使用投送手机卡并担任激活事务之便,先从客户处骗得身份信息,以各种理由谎报手机卡要隔天才干送过来。之后,立即用客户的身份信息经过某APP请求处理电话卡,待自己偷办的电话卡抵达后(一般为隔天抵达),再联络客户,伪装再次激活客户的电话卡,将偷办的电话卡同时激活。
2个多月以来,徐某经过这种手法偷办了80余张手机卡,不合法获利一万余元。“我也知道这是违法的,可是获利高,我就冒着危险去做了。”徐某说。
现在,滨江警方已将这名涉嫌协助信息网络违法的嫌疑人徐某移送起诉,案子也在持续查询中。
■ 警方提示:
线上购买手机卡,线下激活的时分需谨慎,要注意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安全,不要随意给别人供给自己的身份证相片、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
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出售自己或别人实名制电话卡或银行卡,防止遭受电信网络欺诈而遭受经济损失。
记者 李维和 通讯员 王怡蔷
来历:杭州日报